2008年,爸爸精神病发,父母离婚,妈妈回到江苏,重新组建家庭;2015年,爸爸病情加重,住进秀山县官庄精神病院;2018年,奶奶去世(爷爷去世多年)……14岁的杨鸿铭就这样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走进杨鸿铭的家,空荡荡的房子格外冷清,除了床,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简陋的灶台上更是积满灰尘……除了在学校能吃得好一点,杨鸿铭在家大多数都吃泡面,身体十分消瘦。
14岁的杨鸿铭特别害羞,一说话就笑,不太爱和陌生人接触,这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父母离婚后,爸爸犯病更频繁,严重时还会虐打家人,杨鸿铭在父亲疾病的恐惧下成长。奶奶去世之后,邻居的关心也让他比较抵触。三个姑姑中的两人远嫁外省,只剩下邻村的姑姑逢年过节会叫上他。
秀山县隘口镇平所驻村社工介绍说:“村内帮孩子办理了最高标准的低保,每个月1360元,他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但是他性格内向,不愿意接触外人,我们希望有专业人士能够疏导他,让他变得乐观向上。孩子14岁,学习成绩中等,他想继续读书,后续的学费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