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05 13:00
来源:本站
重庆启动2025年“中华慈善日”“重庆慈善周”
暨慈善文化“五进”主题活动
2025年9月5日是我国第10个“中华慈善日”。民政部等国家7部委印发《民政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全国工商联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通知》,活动的主题是: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慈善事业的决策部署,落实袁家军书记对慈善工作的批示精神和国家7部委《通知》要求,9月5日,市民政局、市慈善联合总会联合主办重庆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重庆慈善周”暨慈善文化“五进”主题活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震,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刘光磊出席活动;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陶晓锋,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红十字会、渝北区区委负责同志参会。
活动现场
活动中,刘光磊致辞;爱心企业(单位)、爱心人士现场举牌捐赠;爱心企业代表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高级总监翟家欢、爱心人士代表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谭瑾、社区负责人代表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星湖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娟分别发言;最后,马震、刘光磊、陶晓锋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渝北区区委相关负责人,共同按下重庆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重庆慈善周”暨慈善文化“五进” 主题活动启动键!
第一轮举牌捐赠
第二轮举牌捐赠
第三轮举牌捐赠
第四轮举牌捐赠
活动中,135个爱心企业(单位)和爱心个人参加举牌捐赠活动,捐赠金额总计超4.45亿元。自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总会联动全市各区县慈善会和市级慈善组织,连续多年举办集中捐赠活动,通过集中举牌捐赠,彰显了重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心支持,感召更多爱心企业(单位)、爱心人士投身慈善事业,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与会领导共同按下重庆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重庆慈善周”暨慈善文化“五进” 主题活动启动键
刘光磊在讲话中对各会员单位和各级慈善组织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再接再厉,在助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中实现新作为。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筹集更多慈善资源,切实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要将慈善资源更多惠及农村和农民群众,助力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加大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加强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要积极发展社区慈善,对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慈善帮扶。二是依法行善,不断提高慈善公信力。要认真学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准确掌握它的主要制度安排和规则要求特别是新增加的互联网慈善等内容,并严格遵照执行。要自觉把慈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与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严守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底线依法开展活动;要强化对慈善项目和慈善资金的全过程监管;要依法公开慈善信息,确保每一笔善款阳光透明,不断夯实社会信任和支持的基石。三是崇德向善,形成传播慈善文化、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各级慈善组织要主动与各级工商联、工会、妇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大力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推进慈善文化进企业,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经济成功人士,在做大做强企业、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关注弱势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扶弱济困等慈善事业,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慈善风采。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希望广大机关干部、市民群众等社会各方面人士,大力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多做善事,多行善举,让慈善成为重庆人的一种风尚,成为重庆城市鲜明的辨识度。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慈善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坚定政治性把准方向。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多次就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作用作出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改革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慈善事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党中央赋予慈善事业的重大使命任务,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善满山城”行动,扎实推进慈善事业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慈善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坚持人民性服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慈善资源“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强化慈善事业扶弱济困功能,持续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慈善组织、慈善力量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特殊群体实施慈善项目和活动,把有限的慈善资源用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上,力求慈善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第三,坚守规范性依法行善。公信力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发展,不断完善慈善事业法规政策体系,持续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督管理,着力打造“阳光慈善”,努力提高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广大慈善组织要坚守公益初心,加大慈善法、重庆市慈善条例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慈善活动开展和慈善款物管理使用,强化信息公开,确保好事做好、善事善成,营造风清气正的公益慈善生态。市慈善联合总会要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增进行业共识,促进行业发展,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坚持大众性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慈善事业是一项全民事业,必须充分激发全民爱心、调动全社会的热情,使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要大力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按照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部委统一部署,市民政局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文化旅游委等7个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大力宣传新修改的慈善法,创新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慈善正能量。希望广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新闻媒体开展多角度、立体式的慈善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进一步厚植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要不断壮大慈善力量。企业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鼓励、支持爱心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典范。要不断拓展参与平台。推进互联网慈善和社区慈善深入发展,鼓励支持慈善组织广泛开展慈善活动,进一步畅通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渠道,让社会大众奉献爱心有平台、有载体。